干旱时如何拯救杜鹃花
杜鹃花是双子叶、杜鹃花科、杜鹃花属的常绿灌木和落叶灌木。在生长过程中缺乏足够的营养,杜鹃花的某些部位发育不良,会出现黄化、烂叶、枯叶等问题。
如叶斑病、叶枯病、茎腐病等。会导致杜鹃花的叶子变黄。
有时候,杜鹃花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叶子会变黄枯萎。一般杜鹃花叶子变黄是因为营养不足。建议:根外追肥。这样施肥主要是为了弥补土壤中养分的不足,从而解决植物缺肥的问题,使幼苗长得快,花果长得肥大。根外施肥是用喷雾器将肥料的稀释液直接喷在植物的叶片上,使养分通过叶片的表皮细胞和气孔渗透到叶片内的组织中,然后输送到全株。建议用贝勒斯月栽定期喷施杜鹃花叶,使养分吸收更快更充分,可消除杜鹃花的叶斑病、叶枯病、茎腐病等病害,使杜鹃花营养全面,不再黄叶、枯叶,具有促花作用。
经常使用贝利斯月月护理,还可以预防杜鹃花叶斑病、叶枯病、茎腐病,保证叶子翠绿,花朵艳丽。
杜鹃花干枯如何补救
杜鹃花干枯的补救方法是剪掉干枯的叶子,保持空气湿度,及时浇水。
杜鹃花的枯叶不仅观赏价值大大降低,而且影响正常叶片的通风透光,导致长期病虫害。修剪枯叶和生长位置不好的枝条,只保留健康的绿叶,减少营养流失和病害滋生的机会。
植株周围的空气湿度太低,干燥的空气环境容易加速叶片失水。当叶片处于缺水状态时,就会出现叶片干枯的现象。经常用小喷壶在叶子周围喷水雾,改善杜鹃花周围的空气湿度,可以减缓叶子变干的几率。当盆土稍干时,及时浇水,让根部喝足水,防止干枯。
杜鹃花保护技巧
1.盆土:盆土宜选用质地疏松、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也可使用一些腐殖土和锯末。填盆土时,要注意底部用粗土,顶部用细土。在整治盆土方面,新种植的植物可以1 ~ 2年一次,栽培10年以上的可以3 ~ 5年一次,也可以不换。
2.浇水:杜鹃花的根很细,吸收能力差,水分只能通过根的吸收到达花体。因此,除冬季休眠期外,要经常给杜鹃花浇水,特别是每年3月后的生长期、花期和7-9月的高温期,要增加浇水次数,最好保证每天浇水两次。需要注意的是,浇花用的自来水要在器皿中存放一两天再浇花。
3.光照:杜鹃花在繁殖的过程中要时刻保持充足的光照,因为只有光照充足,才能开出好花。当然,炎热的夏天也不能暴晒。而是要加强遮挡工作,防止被太阳晒坏。另外,花期要适当保护,可以用遮光网保护,花期不能暴晒。
杜鹃花干枯后的补救措施如何在杜鹃花干枯时拯救它?查根:杜鹃花干枯后先查根。将盆壁四周的土壤疏松,然后小心翼翼地取出植物。用水冲洗根部的泥土,检查是否腐烂。烂根要用消过毒的剪刀剪掉,然后在伤口上涂多菌灵消毒。
2.换土补种:修剪根部后补种。选择一个大小合适的花盆,在盆底铺上瓷砖和粗砂,上面铺上一层营养土。将植物直立放在回填土中,填土后压实,浇足水。
3.修剪枝叶:如果上部枝叶太密,会对生根造成较大压力,要进行修剪。枯枝和密枝要剪掉,这样可以保留一些水分和养分,植物恢复得更快。
4.缓苗养护:杜鹃花在缓苗期要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有一点散光可以照射。浇水要等到盆土干透,温度控制在15-25℃之间。一个月就能生根发芽,再施一点薄肥,有利于它的生长。
杜鹃花的枝干很干怎么办?
当杜鹃花的枝干干燥时,可以在杜鹃花的枝叶上洒些水,然后找个塑料袋盖起来,保持一个相对湿润的环境。每天把袋子脱下来,让布谷鸟呼吸新鲜空气。杜鹃花干枝只需几天就能得到缓解。
杜鹃花的养护方法:
1.阳光。杜鹃花不适合在阳光下暴晒,但在散射光下也能生长。过多的阳光会导致叶片灼伤,叶缘枯萎,甚至死亡。所以夏天中午要及时遮阳,或者放在半阴凉的地方。
2.土壤。杜鹃花对土壤有一定的要求,除了排水好,最好是酸性的。一般是腐殖土和沙土混施,并引入少量饼肥作为基肥。
扩展信息:如果想在春节期间看杜鹃花,可以在1月或春节前20天,将盆花移至20℃的温室内向阳处。其他管理正常,春节可以看花。
如果想五一看花,可以在早春发芽前将花盆移至室内5℃以下冷藏,4月10日移至20℃的温室内向阳处,4月20日移出,这样五一就能看花了。
所以温度可以调节花期,四点就随你喜欢开了。另外,开花后立即剪下的植物,10月下旬就能开花;如果在旺季修剪,花期可推迟40天左右;如果修剪与扦插相结合,花期可推迟至次年2月。所以不同时期修剪也影响开花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