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什么杀虫剂来控制玉米螟?
6月份玉米三片左右时,喷洒农药和蚜虫防治夜蛾科、玉米螟、蚜虫和蓟马,然后在玉米大喇叭口期喷洒一次,基本可以控制病虫害。玉米生长中后期,因为秸秆太高,不方便用药,一般不会再喷,除非用无人机控制。
玉米螟也被称为玉米螟。当你看到叶子上有一排排小孔时,说明玉米螟已经发生,这是它的幼虫叮咬的症状。
玉米秆上有面包屑、破洞、破顶穗,对玉米螟危害最大,尤其是玉米芯上的细丝枯萎,有咬过的痕迹,说明玉米螟钻进去了,正在吃嫩粒。
亚洲玉米螟是一种杂食性害虫,会蛀干生姜、高粱等秸秆作物,造成严重减产。
防治玉米螟的药物有很多,触杀性农药和内吸性农药都可以使用。关键是要用对时间。如果药物使用不当,玉米螟已经钻入玉米体内,如茎秆和玉米芯内部,防治难度很大。
防治玉米螟的关键时期是苗期和心叶末期,尤其是大喇叭口期。如杀虫剂、杀菌剂、杀蚜剂等。,防治玉米螟、粘虫、红蜘蛛、蚜虫、蓟马、叶斑病、丝黑穗病、病毒病、穗腐病等。
玉米螟病虫害防治措施及药物
1.控制周期
防治玉米螟的关键时期是玉米苗期、心叶期和穗期
2.药物选择
(1)、虫害
使用乙基多杀菌素、噻虫嗪等喷雾防治蓟马、灰飞虱等吸虱害虫。还可以用小球藻、噻虫嗪、小球藻、高氯氟等复方制剂来治疗玉米螟枫树、蚜虫等刺吸式害虫。
鲜食玉米的病虫害防治应尽可能采用生物方法。
(2)一喷多控
穗期易发生叶斑病、锈病、纹枯病等病害和甜菜夜蛾、玉米螟、棉铃虫、蚜虫等害虫。
在玉米大喇叭口期一次性喷洒杀虫剂、杀菌化合物或混配药剂,可防治中后期多种病虫害,减少后期穗虫数量,降低病害流行程度,保护植株正常生长,提高叶片光合效率,实现玉米增产增效。
(3)、高度重视草地夜蛾
根据草地贪夜蛾的发生发展规律,重点防治玉米苗期至抽雄期幼虫,并尽量在幼(1-3龄)幼虫期用药。
对幼虫种群密度高、集中连片发生的地块,幼龄时应进行防治,分散发生区应进行重点防治,分别进行。
喷洒应在清晨或傍晚进行,重点是玉米的心叶、雄穗和雌穗。
由于草地贪夜蛾对多种农药、杀虫剂如乙基多杀菌素、氯虫苯甲酰胺、茚虫威、虱螨脲、溴虫腈等有抗药性。应轮流安全使用。
记得上学的时候,玉米吐丝的时候,学校会组织学生灌农药防治玉米螟。每个人带一瓶,药早就准备好了放在地上。我们把它放在瓶子里,然后倒一些在每根棍子的头上。
成年人还会把辛硫磷和细沙混合在玉米心叶的末端,然后扔到喇叭里,杀死玉米螟。使用颗粒状辛硫磷,一般每亩4斤左右,用20斤细沙混合后使用。
现在差不多没做了。6月玉米三片左右时,喷洒农药和蚜虫,防治夜蛾科、玉米螟、蚜虫、蓟马等。,然后在玉米大喇叭口期喷施一次,基本可以控制病虫害。
玉米生长中后期,因为秸秆太高,用药不方便,一般不会再喷,除非用无人机控制。
防治玉米螟最好的农药是什么
玉米螟又称螟虫,是危害玉米的主要害虫之一,严重危害玉米的正常生长,受害玉米芽的商品价值大大降低,经济损失大于产量损失。
第一,控制方法
防治玉米螟有两种方法: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农业防治措施主要包括轮作和收获后及时清除玉米秸秆和叶片,以减少昆虫来源。化学防治的关键时间是从孵化盛期到三龄幼虫,可选择下列剂型之一进行防治:(1)18%杀虫双400毫升和8%敌敌畏200毫升混合100-120公斤水进行喷洒。
(2)2.5%功夫或60毫升Yarek或星棉宝EC与100公斤水混合。(3)用100千克水喷洒100克98%巴丹可溶性粉。(4)将0.5 kg的3%乐尔颗粒剂施用到喇叭口或玉米丝的吐出处。
二、控制目标场和控制时间
通过检查卵和幼虫确定防治时间和防治目标田。
1.查看玉米田产卵情况,确定防治目标田:根据当地预报站对玉米螟发生期的预报,并根据玉米苗情,每种类型选择一块玉米田,调查成虫产卵情况。从每块地里对角取5个点,每个点40株,调查玉米叶背面的卵数。卵多的田是防治对象。在调查期间标记卵块,以便观察卵的发育进程。
2.检查蛋的颜色变化和孵化进度,设定预防日期:每天检查上述标记蛋的颜色变化和孵化进度,当蛋颜色变黑,孵化出的蛋占蛋总数的50%~80%时,设定预防日期。
3.检查心叶、虫洞、幼虫,设定防治日期:通过检查卵来确定靶标田间和防治时间,难度大,劳动强度大,但检查幼幼虫和危害症状,方便、易行、可靠。当玉米的心叶上有半透明的斑点或横孔,且有许多直径1毫米左右的虫眼,或雄蕊和穗苞上有丛生的幼体时,就是化学防治的适宜时期。
哪种杀虫剂对玉米螟最有效
自制的颗粒可以用来杀死玉米螟幼虫,方法是将它们扔进玉米的心叶中。
1.在玉米心叶中期,将0.5公斤球孢白僵菌粉与5公斤细砂混合,制成颗粒。当颗粒播种在玉米心叶中时,球孢白僵菌寄生危害心叶的玉米螟幼虫,从而杀死田间幼虫。
2.心叶末用50%辛硫磷乳油1公斤与细沙50-75公斤混合制成颗粒,喷洒玉米心叶杀死幼虫,一公顷用辛硫磷1.5-2公斤即可。
3.将自制的溴氰菊酯颗粒和氰戊菊酯颗粒放入玉米的心叶中,每株1-2g。
4.在玉米心叶期,用超低量电动喷雾器将药液喷洒在玉米植株上部叶片,杀死玉米螟幼虫。可使用40%氧化乐果和4.5%高效氯氰菊酯(或2.5%三氟氯氰菊酯)。
收获组织
什么杀虫剂对玉米螟最有效
玉米螟防治技术
生物防治
玉米螟的天敌种类很多,主要有赤眼蜂、黑卵蜂、寄生幼虫的寄生蝇和球孢白僵菌。捕食性天敌有瓢虫、步行虫、草蛉等。,都对昆虫种群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①赤眼蜂杀卵。玉米螟赤眼蜂或松毛虫赤眼蜂在产卵初期、初期和高峰期共释放3次,每次每公顷15 ~ 30万只,每公顷设置75 ~ 150个蜜蜂释放点。放蜂时,将蜂卡夹在变温锻炼后玉米植株下部第五或第六片叶子的叶腋处。
②用球孢白僵菌防治蛾。心叶期,球孢白僵菌混以每克含50亿~ 100亿分生孢子的渣粒10 ~ 20倍,撒入心叶丛,每株2g。也可以在越冬幼虫春季恢复后,化蛹前,将剩余的玉米秸秆堆积起来,以100-150g/m3的比例分层喷洒土法生产的球孢白僵菌粉,使秸秆封闭。
③用苏云金芽孢杆菌防治蛾类。苏云金芽孢杆菌、蜡状尾孢菌和库尔斯塔克菌对玉米螟有较强的致病性。工业品混合成每克含孢子1-2亿个的颗粒,心叶末端撒入心叶,每株2g,或用BT菌粉750/公顷的2000倍稀释液浇灌心脏。在穗期,可在雌穗花丝上滴200-300倍的Bt溶液。
化学防治
①心叶期控制。在玉米心叶端的角部涂抹化学药剂防治北方春玉米一代和夏玉米二代玉米螟仍是最佳的化学防治方法。
②抽穗期控制。当预测虫穗期成穗率达到10%或100穗的丝中有50只虫时,应在吐丝高峰期控制一次。如果昆虫的成穗率超过30%,则需要在6至8天后再次进行防治。
诱捕和杀害成年人
根据玉米螟成虫的趋光性,设置黑光可以诱杀大量成虫。在越冬代成虫发生期,使用亚洲玉米螟性引诱剂,诱芯剂量为20ug,在麦田设置15个盆式诱捕器,可诱杀大量雄虫,显著减轻一代的防治压力。
亚洲玉米螟的生长期:
卵一般3 ~ 5天,一代幼虫25 ~ 30天,其他世代一般15 ~ 25天,越冬幼虫200多天,蛹25℃7 ~ 11天,一般8 ~ 30天。越冬代最长,成虫寿命一般为8至1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