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鞭草药用功能 主治 马鞭草可以壮阳吗

马鞭草有什么药用价值

马鞭草是一种植物,在我们的生活中并不常见,但是我们可能在网络上或者一些影视剧中见过马鞭草。马鞭草很美,关键是它是一种中药,功能很多,用来治疗很多疾病。那么,马鞭草一般有哪些功效呢?

古书名:马鞭草,我的名医。

别名:铁鞭,马尾,龙牙草。

植物名称:马鞭草。

生长环境:本品为多年生草本植物,生于空旷的草地、村庄附近的空地、路边等。

分布:广东各地均有分布,中国各省也有分布。

药用部分:全草。

采集期:夏秋季。

自采地点:郊区。

性味:凉,微苦。

功能:疏通经络,祛瘀,清热,解毒,止痒。

指示

用量及用法:1。闭经:干燥一两片,清水煎服;2、疝气:晒干1至2两,加入适量瘦肉,用水煎服;3、皮肤瘙痒、生疮:用适量,开水冲服;4、跌打损伤,配伍。

(方哥)祛瘀清热的马鞭草,是血热闭经之宝。疝气要用瘦肉做菜,皮肤疮要洗好。

参考:据《广东中医验方汇辑》记载,治黄疸验方:马鞭草适量煎服,常饮自愈;治血崩的方子:马鞭草两株,益母草一株,水煎,酒送服;咽喉肿痛药方:生马鞭草叶15片,水煎。

《广州中医选方》第一集,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马真菌病感染的药方是:生马鞭草两半,生狗肝菜两半,捣碎取汁,用少许酒送服,药渣外敷。

主要效果:

1.清热解毒

马鞭草味苦,性凉,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对治疗外感发热、咽喉肿痛、牙龈肿痛等疾病有一定疗效。

2.活血化瘀

马鞭草入肝脾经,善活血化瘀,对治疗腹块、痈肿、疮疡、瘀血、闭经、痛经、跌打损伤等症有一定疗效。

3.利尿消肿

马鞭草利水消肿,对治疗淋病、水肿、小便不利、湿热黄疸、痢疾有很好的效果。

4.消炎止痛

马鞭草的水提取物和醇提取物对芥子油引起的家兔结膜囊炎症有抗炎作用。水提取物的镇痛作用(兔牙髓电刺激法)在给药后1小时开始,3小时后消失。

5.消炎止痛

水提取物和醇提取物对芥子油滴入兔结膜囊引起的炎症均有抗炎作用,且后者的抗炎作用优于前者。后者水溶性部分优于水不溶性部分。水提取物对兔牙髓电刺激引起的疼痛有镇痛作用,给药后1小时开始,3小时消失。醇提物的镇痛作用在6小时后完全消失,水溶性部分作用更大,水不溶性部分无镇痛作用。

6.兴奋子宫

浓度为1.6×10-2g/ml的马鞭草对大鼠子宫肌条和未孕人子宫肌条有一定的兴奋作用。在大鼠子宫肌条中,处于发情期的标本对马鞭草最为敏感,马鞭草常引起张力和收缩幅度同时增大。但在其他阶段,收缩幅度往往增大。人体子宫肌条对马鞭草的反应较弱,一般只有张力变化。在大鼠子宫肌条实验中,马鞭草和PGE2有相互增强作用,而与PGF2a只有相加作用。浓度足以兴奋子宫平滑肌的马鞭草对空肠平滑肌的去除作用不明显,也不能增强PGE2对空肠平滑肌的作用

马鞭草药用功能 主治 马鞭草可以壮阳吗

马鞭草的作用是什么

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活血化瘀。马鞭草又名紫叶龙芽草、荆芥、龙芽草,是原产于欧洲的多年生直立草本植物,分布于华东、华南、西南大部分地区。其根和茎含水苏糖,叶含腺苷和β-胡萝卜素,味苦、辛、微寒。马鞭草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用于外感发热、湿热黄疸、水肿、痢疾、疟疾、白喉等。,而且还能祛脓毒,洗痔毒。

马鞭草具有利水消肿的作用,对湿热黄疸、水肿、淋病有较好的疗效。马鞭草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可用于治疗闭经、腹胀、月经不调等疾病。马鞭草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可用于治疗疟疾、白喉、传染性肝炎、流行性感冒、丝虫病和血吸虫病。

玛西娅有什么作用

【别名】鳄鱼草、紫龙芽、铁鞭、狗芽草、鹤膝风、练草、蜻蜓草、回血草、田鸟草、铁扫帚、疟鞭、荆芥、大血藤。

【药用部位及产地】为马鞭草的全草或带根的全草。它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生于草地,荒地,路旁,田野,河岸草坡。7-10月开花时采收,晒干以作药用。主产于湖北、江苏、广西、贵州、安徽、浙江、湖南、江西、福建、河北、四川等地。

【成分】全草含马鞭草素、单宁、挥发油。水苏糖包含在根和茎中。叶子含有腺苷和β-胡萝卜素。还发现植物中含有强心苷。

[药理学]1。抗炎镇痛作用水提取物和醇提取物对芥子油引起的家兔结膜囊炎症有抗炎作用。水提取物(兔牙髓电刺激法)的镇痛作用在给药后1小时开始,3小时后消失。2。体外抑菌试验表明,水煎液在31 mg/ml浓度下可杀灭钩端螺旋体。

3。止血马鞭草素(一种糖苷)从干燥的全草中提取,能促进家兔血液凝固。

4。其他作用中所含的马鞭草素在化学和药理性质上与马鞭草素相似,少量兴奋交感神经末梢,大量抑制交感神经末梢。能促进哺乳动物的乳汁分泌。它的毒性很低,不溶血,有副交感神经作用。

【传统应用】经络的性味:苦、寒,人肝脾经。功能: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利水消肿。主治:外感发热、湿热黄疸、水肿痢疾、白喉喉炎、淋病闭经、疔疮痈肿疮毒等。

[新的临床用途]1。有人用单味马鞭草治疗疟疾36例。方法:取鲜马鞭草60 ~ 150 g(干品减半),加水煎成300ml左右,每4小时、发作前2小时服用一次。服用2 ~ 4天,每次用干燥全草15g(小儿酌情减量),每日一剂,分两次水服,连服6天。结果:33例患者症状消失后48h,血检疟原虫全部转阴,有效率为92%。2。治白喉:取干马鞭草(全草)30g,煎成300ml左右。成人每次服用150毫升,每天两次

;8-14岁儿童给予50ml,每日2次,8岁以下儿童每次50ml,每日3-4次,连用3-5天。治疗白喉50例,全部治愈。服药后平均退热时间15.3小时,假膜消失时间2.2天,咽拭子培养转阴时间2.4天,平均住院时间4.6天。

3。传染性肝炎的治疗:取马鞭草500克制成汤剂800毫升,成人40-50毫升,儿童20-30毫升,每日三次,共治疗80例。结果:治愈77例,有效2例,无效1例。黄疸平均15天消失,各种消化系统症状3-12天消失,72例肝肿大14-35天缩小,79例10-30天恢复正常。平均住院时间为23.6天。

4。治疗流行性感冒:马鞭草30克,青蒿15克,羌活15克,水煎。每日两次,每次一剂,或研末加面粉泡茶。用药后随访51例,治愈46例,有效3例,无效2例。

5。丝虫病的治疗:以马鞭草为主治疗血检阳性但无明显体征的丝虫病81例。一个疗程后,微丝蚴阴转率达到90%,45天后阴转率为81.4%。马鞭草30克,紫苏叶15克,黄花蒿12克,水煎浓缩至50-80毫升,每日一次,早晚两次空腹服用。1-10岁和11-15岁的儿童,用量约为成人总量的1/3和2/3,10天为一个疗程。服药后无严重副作用,仅有少数患者出现恶心、头晕、头痛、呕吐和腹痛等。,并能自行恢复。6。有报道将马鞭草研成粉末或制成丸剂口服,每日三次,每次一丸(每丸含马鞭草3g),8-10天为一个疗程,对早中期血吸虫病有一定疗效,部分病例大便复查阴性。

马鞭草的功效与作用

马鞭草的功效与作用包括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利水消肿。治疗外感发热、湿热黄疸、水肿、痢疾、疟疾、白喉、喉炎、淋病、闭经、脓肿、痈肿、牙痛。

该产品的粉末为绿色和棕色。茎表皮细胞呈长多边形或长方形,纵壁平坦多孔。下叶表皮有3 ~ 5个附属细胞,垂壁呈波状弯曲,气孔无限或不等。腺鳞头部4个细胞,直径23 ~ 58微米;有柄的单细胞。非腺毛单细胞。花粉粒呈圆形或三角形,直径24 ~ 35微米,表面光滑,有三个萌发孔。

扩展信息:

马鞭草的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植物。30~120 cm高。茎呈方形,节部和边缘布满刚毛。叶对生,近无柄,叶卵圆形至倒卵形或长圆状披针形,基生叶通常有粗锯齿和凹缺,大多数茎生叶3深裂,裂片有不明显的粗锯齿边缘,两侧被刚毛覆盖,特别是在下脉上。

穗状花序纤细,顶生或腋生;每朵花下有L个胚珠状钻形苞片;花萼管状,膜,5齿;花冠管状,淡紫色到蓝色,5裂,近二唇形;有4枚雄蕊。

参考来源:百度百科-马鞭草

THE END

如果你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可以点击页面右侧的“ ”加入交流群和群友一起讨论。如果你想请站长喝咖啡,点击打赏按钮扫码赞赏。

文章标签: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