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茉莉的扦插技巧。非洲茉莉在4月底至10月可以扦插,但最好在6月至7月的雨季扦插,生根效果理想。
2.将1-2年生健壮枝条剪成插条,长度为12-15厘米,有2-3片半叶。下切口最好位于节下0.2-0.3厘米处,种植在泥炭土、沙土、蛭石或黄壤中,但泥炭土生根效果最好,用塑料覆盖。
3.扦插处理:将50根扦插枝捆扎成束后,用翠云B1 200倍的水浸泡2-5小时,然后斜插在扦插床上。
4.扦插密度和方法:叶片刚接触时扦插密度适宜。插的时候先用竹筷在基质上打孔,然后慢慢插入,直到插入叶子,大概2/3,放太久容易干枯。
5.插入后用手指压住土,然后浇水。扦插后要浇一次水,使土壤与埋在地下的插条紧密相连。还要给叶子喷水,洗掉叶子上的生根水,防止叶子发黄。
6.第一次浇水后,如果基质不是很干,最好每三天浇一次第二次。可以经常用喷雾器往叶子上喷水,保持叶子湿润。适度的水分是插条成活的关键。水太多会烂头,水太少会干叶子,水质也很重要。喷洒时应使用干净的水。
7.温度保持在20-30度,高温时注意通风。期间注意检查是否有病虫害,最好每隔10天喷一次低浓度杀菌杀虫剂进行预防。非洲茉莉根可以用水扦插吗?以下是华友的经历:
总结经验:
1.一定要用矿泉水作为介质(自来水和凉开水容易长青苔)
2.撕掉矿泉水瓶外表面的广告纸(增加瓶内光线强度)。自来水深度1cm左右,水越浅越好(水越浅,平均溶解氧越高有利于生根)
6.水温一定要控制好(炎热夏季空调房最好能接收到朝南的窗台散射光,适合空调办公室和实验室;春秋适当遮挡瓶底)
7.把树枝的叶子都留下,不要剪(如果能塞进瓶子里的话)
8.瓶口盖不上(瓶子需要通风)
9.把水变成土最好用素土(干净的土不含有机物,不易滋生霉菌) <
2.孤立的病虫害不会互相传染;
3.瓶内湿度高,可以留叶,光合作用效果更好,生根更快;
4.瓶内的高湿度也能抑制红蜘蛛的繁殖和生长
非洲茉莉扦插生根最快的方法
非洲茉莉扦插生根最快的方法从选择培养土、扦插制作、扦插和管理等方面入手。
1.培养土的选择:如果是插土,最好在培养土中掺入泥炭土、蛭石或黄壤。它们是酸性和可呼吸的土壤。你可以在插入之前在阳光下晒干土壤。此外,我们还可以利用非洲茉莉水培生根。
2.扦插制作:从非洲茉莉植株中选取一年生健康枝条,将其中一根剪成几段,每段12-15cm长,上面留三片叶子,其余枝叶全部剪掉。切口的最佳距离为0.3厘米
3.扦插与管理:将插条插入培养土或水中,然后用塑料薄膜保持湿润,再放在阴凉处,避免阳光直射,保证温度在20-30度,每天观察土壤水分。
非洲茉莉的日常保养
日常保养非洲茉莉,做好光照和湿度管理。春秋季节日照不强时,可放在全光环境中,夏季应避光,平时应放在半阴通风处。非洲茉莉喜欢湿度大的环境,所以夏天要边浇水边给叶子喷水,注意环境的良好通风,避免空气过于干燥影响生长。
非洲茉莉生长期,每月施一次薄饼肥,开花前施磷钾肥;秋季追肥可做1-2次,以有机肥为主。换盆种植时要在盆底施底肥,冬季要停止施肥。非洲茉莉的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尤其是在生长期。浇水时,土壤要湿润,植株周围不能出现积水。非洲茉莉的扦插育苗与盆栽非洲茉莉的栽培管理技术
非洲茉莉,又名灰树花、阿月浑子等。是马钱科猪苓属的常绿灌木或小树。起源于中国和东南亚。株形丰满,叶有光泽,叶片翠绿,花期长,观赏价值高,是近年来流行的室内观叶植物新品种。
非洲茉莉高5-12米,常为附生,叶对生,肉质草,长圆形,卵圆形至倒卵形,顶端渐细,顶部深绿色,背面黄绿色。花序直立,顶生,有1-3朵花和非常短的总花序梗。花冠白色,漏斗状,芳香,整个花冠呈喇叭状。花期5月,果期10-12月。
非洲茉莉喜温暖和阳光,但要求避免夏季强烈的阳光直射,喜欢空气湿度大、通风良好的环境,耐旱、耐瘠薄、不耐寒。生长适宜温度为18℃ ~ 32℃,夏季温度高于38℃时,会抑制植物生长。华南部分地区地面种植可以露天越冬,长江以北盆栽需要冬棚。它最好生长在排水良好的疏松肥沃的壤土上。具有生长期短,易生长,发芽分蘖力强,特别耐反复修剪,易于管理等优点。能在生长季节保持常绿,抗污染、抗风能力强,放在室内能吸收有害气体。盆栽土可与园泥、木糠、鸡粪按6_4_1混合,使用半年。
传播
非洲茉莉主要通过扦插繁殖,也可以通过播种、分枝、压条繁殖。
3-10月可采用插条育苗,但最好在3-5月的梅雨期扦插,雨水多,空气湿度大,温度在20-25℃之间,昼夜温差大,可达到较好的生根效果。当温度超过30℃时,应停止扦插,因为温度太高,无法管理,因此成活率低。插条一定要选择二年生、粗壮、绿叶厚、无病虫害的半成熟枝条。顶半成熟枝的成活率高于底枝。穗长10 ~ 12厘米,有3 ~ 4个节,下部插条在0.5厘米左右的节上斜剪,斜剪是为了扩大根面和吸水,同时要剪掉插条下部的叶片,留2 ~ 3片在顶部,减少水分蒸发。然后把插条种在沙床里,插条后浇上水,让沙子和插条结合。移栽后覆盖70% ~ 80%遮阳网,白天及时喷施,可在20℃ ~ 25℃的温度范围内生根35 ~ 40天,成活率一般在75%以上。如果用根晒生根剂处理,生根会更快。处理方法:350倍液根晒黄泥拌成泥,插条蘸点泥,待泥干后即可插入育苗池。育苗基质分两层,底层为5cm厚的粗砂,用于排水,上层基质配比为8份泥炭土+2份珍珠岩或6份泥炭土+2份椰糠+2份珍珠岩。基质消毒。可分层喷洒200 ~ 500倍的液体高锰酸钾或500 ~ 600倍的液体多菌灵,直至湿润,然后反复混合均匀,盖膜3 ~ 5天,打开通风,切割前用水冲洗,使基材湿润。扦插密度和方法:叶片刚接触时扦插密度适宜。扦插时,先用竹筷子在基质上打孔,然后慢慢插入,盖上70% ~ 80%的遮阳网,再浇上水,使土壤与埋在地下的插条紧密结合。每天喷水2 ~ 3次,保持土壤湿润,温度20℃ ~ 25℃,移栽后25 ~ 30天即可生根。
插入后管理
插条前要给苗床浇水,以免损伤插条,插条后要及时浇水,使插条紧贴土壤。插条在生根前不能吸收足够的水分来维持其体内的水分平衡,所以需要通过喷水来减少插条的水分蒸发,但不必喷水过多。适度的水分是扦插成活的关键。水太多会烂头,水太少会干叶子,水质也很重要。喷洒时应使用干净的水。
插光后要适当遮荫,但要有足够的散射光,也不能太暗,否则叶子会变绿、变黄或脱落。当插条形成愈伤组织后,插条逐渐具有吸水能力,使插条早晚能适当见光,有利于插条的光合作用,促进生根。
非洲茉莉扦插最适温度为20℃ ~ 25℃,低于15℃。插条生根困难,速度慢,高于30℃时,上下插条易受病菌侵染而腐烂,温度越高,腐烂比例越大,成活率越低。
受精半个月后可形成厚厚的胼胝,俗称肉丸。插条形成胼胝后,能正常吸水,叶片保持直立健壮,叶片呈绿色,可每10天喷一次叶面肥,可喷0.1%磷酸二氢钾。7 ~ 10分钟左右就能长出根来。当根长到3 ~ 5厘米长时,就可以移栽到盆里了。10-12月播种,采收成熟果实,将种子播种或行播在疏松肥沃的沙质土壤苗床上,覆土2-3厘米厚,覆盖稻草或塑料薄膜保温防寒,或将种子储存在沙中,待种子裂缝发白后播种。深秋和初冬播下的种子要到明年春天才会发芽。出苗后及时除草,加强水肥管理,夏后搭棚遮荫,培育干形好的高大植株。
工厂划分将在3月至4月进行。在植物刚发芽的时候,会把丛生的植物从花盆里移走,或者把长得过旺的植物从土里挖出来,抖掉一部分土,用锋利的刀削去脆弱的根系。每个丛至少有2-3个根茎和一部分完整的根,它们将被分别种植或盆栽。
有两种木条:高压和低压。
①压力低。在我国南方的4月份,将基部萌发的2-3年生健壮枝条的中下部环状剥皮或抓伤,然后强行埋入地面上挖好的沟中,用厚土覆盖,约40-50天生根。7-8月,从母株上剪下,单独种植或盆栽。这种方法在生产中应用广泛。
②高压。北方地区的盆栽植物,在4月底,在2年生健壮枝条的节下0.5cm处环形剥皮,剥皮宽度约为枝条粗细的3倍。然后在环剥位置用塑料薄膜包裹湿泥苔或泥炭,在土体上端留一个出水口,保持土体湿润,2-3个月后即可生根。
上锅管理
水,无论是种在地里还是盆栽,都需要充足的水,但根部一定不能积水,否则根部容易腐烂。春秋两季浇水保持土壤湿润,雨季谨防积水。夏季早晚各喷水一次,加湿降温。冬季室内盆栽,宜保持土壤湿润,中午前后气温相对较高时,在叶片上喷适量的水。
在生长季节,有施肥的盆栽每月要追施一次薄腐熟饼肥,可加0.2%硫酸亚铁。5月开花前,植株应追施磷钾肥,以促进更多花芽的形成。应避免过量施肥或施用未成熟的有机肥,以免根部灼伤,叶片发黄,秋后追肥1-2次。
修剪当幼苗长到5-6片叶时,应及时采摘顶芽,保留下部3-4片叶。当新长出的枝条长出5-6片叶子时,应第二次采摘顶芽,这样可以重复几次,形成完整的树冠。非洲茉莉特别耐反复修剪,所以在栽培管理中,种植2 ~ 3年的植株要经常修剪,保持良好的树冠。
非洲茉莉喜欢阳光充足的环境。它在春天和秋天可以接受充足的阳光。夏天要用棚子遮荫,或者在大树的树荫下活动。中午前后至少要避免几个小时的阳光直射。特别值得注意的是,6-7月份一场长雨过后会是晴天,气温上升很快,光照很强,要做好遮荫工作,防止嫩枝嫩叶被遮挡。公共场所的盆栽要有充足的散射光,或者放在靠窗的位置,不能太暗,否则植物会白长,叶子会淡绿色,很薄,枝条细长,节间长而嫩,芽少,花少,花香淡。在严重的情况下,树叶会失去绿色,变黄或脱落。在充足的散射光下生长,叶片深绿色,枝条粗壮,芽形成,色泽好,香味浓。
非洲茉莉在温暖的气候下生长良好,最适生长温度为18℃ ~ 32℃。夏季温度高于38℃时,会抑制植株生长,处于半休眠状态,花少且不均匀。冬季华南部分地区地面种植可露天越冬,长江以北盆栽要求温室温度不低于3℃ ~ 5℃。5℃以下,有些树枝会冻死。
害虫防治
炭疽病发病初期,每隔10天交替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和2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25%卡氏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次,连续3-4次。
要用遮阳网遮挡晒伤,适当变换位置。在炎热干燥的季节,应适当增加浇水次数和量,必要时可向叶片喷水。对烧毁的植株,要及时移至阴凉处,剪去烧毁的嫩芽和嫩叶,加强水肥管理,使植株尽快恢复。
叶斑病出现后,喷洒600倍的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或600-800倍的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每周一次,连续喷洒2 ~ 3次。
叶腐病初期,可喷洒代森锰锌杀菌剂600次。每周一次,连续喷3 ~ 4次。
根据介壳虫的发生情况,介壳虫在若虫高峰期喷洒农药。可喷洒40%氧化乐果1000倍、50%马拉硫磷1200倍、255倍硫磷800倍、50%敌敌畏800倍或2.5%溴氰菊酯2000倍。每7 ~ 10天喷一次,连续喷2 ~ 3次。
红蜘蛛可喷洒800倍的40%氧化乐果乳油,每周1次,连续3-4次。
在蛞蝓发生期,早晨不潜入土壤时,可喷洒100倍的氨水或800-1000倍的硫酸铜。每周喷一次,连续喷2 ~ 3次。
蜗牛在苗圃周围铺一层石灰带,可以防止或减少蜗牛进入苗圃,效果很好。也可以用苗圃里的树叶或杂草、菜叶做成陷阱堆,蜗牛白天会潜伏在陷阱堆下面,集中捕杀。农药防治可选用600 ~ 800倍的灭蚁灵或硫酸铜溶液。在清晨蜗牛还没有潜入土中时,就要喷洒在花盆土或盆架及周围环境上。
用800倍液喷洒90%敌百虫晶体,每周1次,共喷洒2-3次,可杀灭短额负蝗。
粉虱可喷洒400-600倍的10%哒螨灵、800-1000倍的10%普罗帕酮乳油或1000-1200倍的25%普罗帕酮乳油。可杀卵、若虫、成虫,一般5 ~ 7天一次,喷2 ~ 3次。
蓟马榕树可喷洒50%对乙酰氨基酚或40%氧化乐果乳油800-1000倍,或2.5%溴氰菊酯乳油3000-3500倍,每周1次,共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