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草的功效和作用及其食用方法
艾草的功效和作用及其食用方法
艾草的功效和作用及其食用方法是最闪光点,功效和作用非常丰富。食物禁忌一定要了解清楚,功效明显的食材要少吃。看完了艾草的功效和作用以及它的食用方法。艾草的功效与作用及其食用方法1功效与作用
艾草,又名冰台、艾蒿、药草、艾灸草、艾蒿、黄草、家养艾草、青蒿、草蓬、艾草、艾草、野莲蓬、阿吉艾草。因其味道质朴,叶厚而蓬松,用作灸料,技艺最大。具有平喘止咳、燥湿散寒、温经止血的功效。
1.平喘镇咳艾草具有镇咳、平喘、祛痰的作用,对老年人慢性支气管炎或哮喘有防治作用。
2.祛湿散寒。艾蒿味苦、辛、温,入脾、肝、肾。具有散寒除湿的功效,可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头风、月风、女性虚寒等。
3.温经止血。艾草入肝脾经,肝藏血,脾主血,能行气活血,温散寒,苦能强阴,能温血温经,有温经止血的功效。
怎么吃
1.母鸡艾草汤
方法:老母鸡1只,艾草15g。
做法:老母鸡洗净,切块,艾草煲汤2-3次。月经期服用2-3剂。
功效:补气补血,健脾宁心;
主治:月经过多、心悸、多梦、食欲不振、腹部冷痛等。
2.艾草鸡蛋汤
材料:艾草50克,鸡蛋2个,糖适量
方法:艾叶加适量水煮汤,打入鸡蛋煮,加糖溶解。
功效:温肾安胎。
适应症:习惯性流产。
用法:每晚睡前服用
3.枸杞艾草粥
材料:大米75克,枸杞25克,艾草,盐或蜂蜜。
方法:
1.将大米洗净,用清水浸泡2小时。
2.枸杞洗净,用温水浸泡后取出备用;将艾草洗净,切碎。
3.将水加入米饭中,煮沸。加入枸杞和艾草,用小火煮,做成粥。加入盐或蜂蜜。
4.艾蒿胶粥
材料:阿胶20g,艾叶干10g,红糖1汤匙。
练习:
1.先将干艾草放入3碗清水中煮沸20分钟,然后倒出药汁。
2.将阿胶捣碎,加入药汁中煮至完全溶解(边煮边搅拌),加入红糖拌匀。
用法:经期月经量过多时服用。一天两次。如果肠胃不好,阿胶要少放或者不放。
功效:艾叶温经止血、散寒止痛,适用于痛经、小腹冷痛的治疗。
5.姜桂姬艾草蛋
材料:生姜15g,桂吉10g,艾草10g,鸡蛋2个,红糖适量。
做法:将上述材料除红糖外全部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煮食。鸡蛋煮熟后,取出鸡蛋和渣滓留汁。鸡蛋去壳后,与红糖一起放入上述药汁中,再煮10分钟。
用法:每天吃一次鸡蛋,喝一次汤。
功效:具有温经散寒、暖宫止痛的功效。
主治:经行期间淋雨、受寒、暴食、受凉、子宫寒凝等引起的痛经。表现为月经前几天或经期小腹冷痛,热痛减轻,月经量少,月经色暗暗,或畏寒身痛。艾草2的功效、作用和食用方法。驱蚊驱魔
在端午节期间,许多人会采摘艾草的叶子,挂在他们的房子前面。据说这样可以起到驱虫的作用。在一些地方,人们会用艾叶煮鸡蛋。此外,还有一种方法是民间用艾叶制成的艾条扎成一排来熏制背部、小腹、小腿和手臂,能迅速消除寒湿。
2.抗菌效果
临床医学证明,艾叶还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可加速伤口愈合。此外,艾叶富含多种微量元素,能很好地调节人体的需求。艾叶还具有抗病毒、平喘、镇咳、祛痰、抗过敏、止血和抗凝、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
3.艾灸能治百病
据古代医书记载,艾叶是一种很温和的中草药。艾灸能治百病,比如温经通络,祛风散寒,舒筋活络。但值得注意的是,艾叶毒性很小,中医不建议内服。
艾叶的四种常见吃法
艾叶不仅是一种良药,还可以用来制作各种美味的食物。比如人们常吃的艾叶,艾叶煎蛋,艾叶煮鸡蛋,艾叶老鸡汤。这些菜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又香又好吃。有空的时候不妨在家试试做饭。不过艾蒿虽好,但大家也不要吃太多,以免引起身体不适。
采摘下来的艾草可以晒干直接使用吗?
它可以直接使用。你可以把晒干的艾草搓成一团,然后用打火机点燃,放在不易燃的容器里,让它微微冒出白烟。
每隔一段时间,我喜欢烧一把艾草,在房间里熏,会有非常好的驱蚊效果。但是艾草的味道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的。要做到这一点,先试着闻闻苦艾的味道。
晚上睡觉前还可以在房间里熏艾草,不仅可以驱蚊,还有助于睡眠,因为艾草特有的香味有助于睡眠。
扩展信息
使用艾草的注意事项
1.艾叶泡脚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对于怕冷、睡眠质量差的人来说是很好的保健作用。
2.把艾草熬成温水,然后把艾草和水涂在身上,可以驱蚊。
3.枕头里放艾草可以促进睡眠,提高睡眠质量。
4.艾叶的足浴最好选在每晚晚饭后半小时,这是最佳的足浴时间。
参考来源:人民网-艾蒿具有奇妙的保健功能。使用前请中医鉴定你的体质
参考来源:百度百科-艾叶
艾叶的干杆怎么用
艾叶的杆没有任何作用,但有用的部分是艾叶。
几千年来艾叶一直在预防瘟疫。中草药可就地取材,现代医学药理研究表明,艾叶是一种广谱抗菌抗病毒药物,对多种病毒和细菌有抑制和杀灭作用,对呼吸道疾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艾叶的用途
1.冲任虚寒,月经不调,小腹冷痛,久不孕者,可与香附、吴茱萸、当归、肉桂同用,散寒止痛,养血调经。
2.对于产后感到冷腹痛或肚脐疼痛、腹部冷痛的老年人,可将熟艾叶装入布袋中,敷于脐区。
3.寒湿泄泻者,可用干姜煎服。
4.若泻下红白,血痛,宜与黄连、木香、肉豆蔻同用,清热、行气、止痛。
当水温略低于双脚所能承受的时候,可以直接将双脚放入盆中浸泡20-30分钟。这种方法每晚进行一次(最好是睡前),通常连续7次就能治好咳嗽。本方以祛风散寒为主,针对感冒咳嗽。
艾叶的作用与禁忌
艾草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揉搓时有香味;叶羽状全裂,背面有白色毛;具有良好的祛湿消毒、止血散寒、宁心安神的功效。此外,艾蒿还可以驱蚊。
1.艾叶的功效和作用:
1.祛湿消毒:艾叶中含有的特殊物质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艾叶虽然有祛湿消毒的作用,但是治疗湿疹的效果并不明显,艾叶的使用也只是表面的。
2.止血散寒:艾叶是一种温性食物,吃艾叶可以散寒。除此之外,艾叶对女生的温经止血效果也大有裨益。
3.镇静安神:我们都经常用艾叶泡脚,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安神,提高睡眠质量。
4.驱蚊:艾叶本身有一种特殊的香味,可以让蚊子非常害怕。夏天,在皮肤上涂一些艾叶的水可以驱蚊。
二、艾叶的禁忌。
1.如果用艾叶泡脚,需要注意频率,一周两三次即可;
2、阴虚血热者慎用;
3.血燥热、阴虚火旺者,出血性疾病者禁用;
扩展信息:
在中国,艾草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每到端午节,人们总会在家里放上艾草辟邪,枯萎的茎秆用水熏蒸消毒止痒。母亲们经常用艾草洗澡或熏蒸。
根据传统的药性理论,艾叶具有补益气血、散寒除湿、温经止血、安胎的作用。现代实验研究证明艾叶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平喘、镇咳和祛痰作用;止血和抗凝血作用;镇静和抗过敏作用;保肝利胆等。
艾叶是《黄帝内经》中提到的为数不多的药物之一。《伤寒论》和《金匮要略》附录中有两种用艾处方:焦汤艾和白烨汤。
前者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细胞堵塞、宫寒引起的不孕症,用艾叶温宫止血;后方出血不限,中医临床仍常用这两方。艾运用艾灸治疗疾病的历史悠久。《五十二病方》和《灵枢经》中都有关于艾灸的记载。
据专家介绍,近年来对艾叶的研究不断深入。在化学成分方面,发现艾叶不仅含有挥发油,还含有鞣质、黄酮类、醇类、多糖、微量元素等有机成分。
药理研究发现,艾叶具有抗菌、抗病毒、平喘、镇咳、祛痰、抗过敏、止血、抗凝血和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在临床应用上,艾叶广泛用于治疗崩漏、痛经等妇科疾病,以及治疗支气管炎、肺结核、感冒等呼吸道疾病。
参考来源:人民网-三月吃艾草的最佳吃法